首页

>

创新做法

以“三聚力”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

时间:2025-05-20 来源: 责编:余韩 周梦蝶(实习)

分享到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素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红色摇篮”的美誉,学校的悠久办学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中,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近年来,学校守正创新用好红色资源“活教材”,将红色基因融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以“三聚力”构建“红色铸魂、平台拓维、实践强基”的网络育人模式。

一、聚力深挖红色资源,扩容红色文化“云供给”

学校深度挖掘校本红色资源,推出红色融媒思政课,上线“两馆”虚拟展厅,丰富红色文化网络育人资源。

推出红色融媒思政课。撰写解码红色基因的100个红色故事,并联合湖南省大思政课品牌走进一师、联合相关单位共同创作,创新推出多个融媒思政课,如携手“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面向全省广大少年儿童推出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大课《恰同学少年》,携手“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面向全省青年学子打造青春励志大课《风华正茂》,携手中共湘潭市委宣传部制作大型青年寻访体验类思政节目《理想的足迹——游学1917》,通过情景演绎、故事延伸、新知拓展和嘉宾访谈等环节设置,贯通历史与现实,结合理论与实践,解读青年毛泽东的爱国情、报国志与救国行;携手湖南卫视推出“大国文脉”系列报道第三集《湖南第一师范:铸魂育人风华正茂》,携手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委网信办制作“青春之歌”网络思政课“小苔花”争做新时代的“大先生”》,展示一师师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时的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一师之好新篇章的生动故事,激励新时代学子立报国强国大志向。

上线“两馆”虚拟展厅。建成“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虚拟展厅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史馆虚拟展厅并上线,为师生及社会大众提供了全新的参观方式。通过运用先进的虚拟现实和全景展示等技术,高度还原了纪念馆与校史馆的实体空间与陈列内容,打破了时空限制,让大家足不出户就能身临其境感受纪念馆与校史馆的独特魅力,“穿越”回那段峥嵘岁月。在浏览过程中,观众可自由切换视角,放大查看展厅展品及区域细节,还能点击语音讲解按钮,聆听专业的解说,深入了解每一件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

二、聚力创新教育形式,深化思政教育“云联动”

学校鼓励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优化日常管理“云服务”,通过深化“云联动”强化“共鸣”与“共情”。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共鸣”。学校结合着力提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建设,持续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通过整合优质资源,将引入高质量国家级一流课程资源与自建校本特色资源库相结合,线上提供论文、案例、视频等拓展资源,线下开展分组讨论、实践教学等活动,助力提升教学深度。通过多元互动与思政融合,打破时空限制,提升师生、生生互动深度,彰显教育温度。通过将“读有字之书”与“读无字之书”相结合,形成“行走课堂-案例研究-成果展示-线上传播”闭环,鼓励学生展示实践成果、创作正能量网络作品。学生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获一等奖,在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获全国特等奖、最佳创意奖。2024年度,湖南一师有41个线上线下混合式课堂教学项目校级验收结果为优秀。

以“青言青语”新媒体矩阵促“共情”。学校开通了官方微信、微博、QQ与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各二级单位立足岗位职责与师生互动特点开通了相应新媒体平台,通过洞察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与需求,用好网络的便捷高效与即时互动,及时发布校内资讯、推送学习、工作与生活服务等内容,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紧跟时政热点,及时找准思想共识点,创作网络精品,以贴合学生实际的优质内容回应学生关切,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网络思政工作,用学生喜欢听、听得懂、听得进的“青言青语”强化“共情”,在“共情”中更润物无声地强化思想引领,提高网络思政育人的针对性、时效性与亲和力。

三、聚力打造大思政课,促进红色研学“云传播”

学校聚名师、建平台,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融合,精心打造“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深度参与“芳草计划”实践育人项目,推动“大思政”育“大先生”、“一师红”铸“青春红”研究成果向全省推广、在云端传播。

精心打造“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第一师范”大思政课堂是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指导,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共同打造的沉浸式思政课,是继“我的韶山行”“岳麓书院”等之后,湖南省打造的又一个省级大思政课品牌,因互动戏剧体验和跨时空对话的创新形式备受好评和关注。该课堂分为“第一师范”青春课堂与红色讲堂两种形式,每周交替开展,面向在校大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在青春课堂活动现场,学生们手持“二十八画生”征友贴,以寻找真朋友的青年学子身份,依次走过大厅、大礼堂、第八班教室、老寝室四合院及第八班寝室等场景,身临其境感受那段寻良师、觅益友、求真理的热血青春岁月,深刻感悟革命先辈成长成才、确立信仰的伟大过程。青春课堂主打沉浸式互动,打造寓教于乐、注重参与的体验课程;红色讲堂则在文物旧址现场开展,有名家讲座、微论坛等形式。独具特色的沉浸式体验自带流量,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慕名打卡,他们纷纷将这独特“穿越”体验上传到各大网络社交平台,助力了红色故事的传播。

深度参与“芳草计划”大思政课建设。“芳草计划”是由中共湖南省委教育工委、湖南省教育厅打造,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策划并牵头建设的红色资源实践育人大思政课项目。依托湖南“十步之内,必有芳草”的红色资源优势,“芳草计划”推动红色文化与科技、红色文化与实践育人深度融合,通过绘制红色研学数字地图、规划红色研学精品线路、开发“芳草计划”小程序、构建红色教育“协同场”,推动形成线上线下互通、校内校外联动、教学研学一体的思政教育新范式,打造“湖湘红”沉浸式基地矩阵,进一步优化红色叙事的质量和体验,推动红色精神入脑入心见行动。目前“芳草计划”共打造伟人成长成才、重温长征精神、革命星火燎原、新时代红色地标、重走青年毛泽东游学路、智造湖南等六大主题研学线路,小程序已收纳首批50个红色研学基地的推介视频、场馆思政课和手绘地图。

(湖南省政研会供稿,作者: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宣传部,执笔人:张莎莎、李萍)

责编:余韩 周梦蝶(实习)

友情链接:

湖南省直机关工委 湖南省教育厅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 湖南社会工作 湖南省国资委 湖南省工商联 我的韶山行